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当前位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正文

矿山修复治理与环境修复培训项目

  • 浏览次数:23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题背景
培训课程

课程仅供参考,根据培训单位需求量身定制课程方案。

1、 课程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其中,矿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2021—2035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服从和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大局,提供了大量的人力、智力和工作支撑,承担了地质和国土资源领域的有关研究,组织开展了地质勘探、环境修复、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研究工作,工作涉及矿产资源行业范围广、专业性强。

围绕《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5)》提出的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规划,按照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思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学校特色专业和高水平技术研发团队,建立矿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培训班,帮助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矿区地质环境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固体废弃物绿色开发利用工程推广应用示范区。

2、 学习安排

全部课程 6 天(含往返),总计32学时(8学时/天)。

3、 课程信息(待完善)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政策制度解读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下水生态修复技术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

固体废弃物绿色开发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生态环境调查监测评价与管理

可根据需要个性化定制课程,课程安排如遇调整,请以实际安排为准。)

4、 课程特色

依托学校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行业内知名教授专家组成的师资阵容,提供国内外先进的、适用的专业知识。

注重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发展态势分析与政策解读,以前瞻性视角,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注重理论体系与实践案例分析紧密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多层次课程体系搭,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聚焦成果转化、解惑发展难题。

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教学服务, 搭建终身学习平台,建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荣誉校友圈。

5、 平台与师资团队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大连久鼎卓越科技集团的人才与资源优势,有效整合了矿区地质环境修复、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环境工程、矿物材料等多学科专业技术,实现了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的有机对接和融合发展,为每年10余个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项目、5000多万元投资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是链接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平台,是服务矿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工程、矿区流域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工程、以及矿区固体废弃物开发利用技术领域的智库。

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积累了大量矿区地质环境修复、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流域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尾矿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在矿区地质环境修复、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流域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以及尾矿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培育基金项目、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项目10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6项;近5年出版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具备了开展矿区生态修复工程科技创新的技术实力。。

(注:授课教师如遇调整,以实际安排的为主)

6、 培训对象

主要面向政府机关、自然资源、环保、能源、矿产、勘探等领域从事国土综合整治、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的相关管理与技术人员。

7、 证书颁发

完成本项目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统一颁发结业证书


培训师资
高校学者(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主)、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和智库行业专家等一流师资资源。
培训方法
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分组研讨、圆桌沙龙等相结合。
培训费用
根据培训人数及具体培训方案而定。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手 机:13429811266
0.366894s